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

飞机上普通人不知道的秘密


一名前航空公司员工霍普(Alison Hope)日前在美国时尚网站“Refinery29”撰写了一篇文章,名为《6件航空公司不会告诉你的事》,而她要揭露飞机上大众所不知道的秘密,包括飞机上的卫生及安全问题。

霍普建议,在飞机上尽量不要喝茶、咖啡等热饮,因为冲泡这些热饮的水来自于机上水槽,而那些水槽通常拥有大量细菌,在机上喝瓶装饮料是比较好的选择。另外,飞机上椅背的折叠托盘在使用前要先用抗菌纸巾擦拭过一次,因为有些乘客可能利用折叠托盘来帮小孩换尿布,托盘上可能沾黏排泄物,而她指称:“航空公司对托盘的清理严谨度低的可怜。”呼吁大家在使用托盘前要先用抗菌纸巾擦拭过。

而针对飞航安全部分,霍普表示,分析飞机失事存活率后发现,坐在机翼后段的乘客比坐在机翼前方的人拥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她也强调飞机本身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不是严重问题,就会续留到下一次定期维修时再进行修复,但如果是足以影响飞航安全的维修问题,航空公司必定会紧急处理。

当有人在飞行途中死亡时,霍普指出飞机会飞往最近的机场进行处理,在飞机上死亡的案例多数都是老人,而病因大部分是心脏相关疾病。她也提到大多数航空员工的“退休数字”会带来恶运,尤其是机师,在退休前会出现莫名的迷信,这些迷信往往物极必反,造成一些负面事件产生。

2016年2月26日星期五

Amazon将免费邮寄的标准从至少购物35美元提高到了49美元

2016年2月23日,Amazon美国更新了网站送货选项页面,将免费邮寄的标准从至少购物35美元提高到了49美元,但如果购买商品包括25美元以上的书籍,也可以免运费。不过Amazon提供30天的Amazon Prime的免费试用,是Amazon Prime会员的话,邮寄就是免费的。

2016年2月25日星期四

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商业信用卡相同卡片反复申请(Churning)的规则的例外

2016年2月25日更新: 运通的商业信用卡也受影响了,在运通的商业卡的申请表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Welcome bonus offer not available to applicants who have or have had this product.

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曾经允许每12个月拿一次开卡奖励,但从去年开始已经正式废除了这项政策,明文规定对任何卡片都是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终身只有一次获得奖励的机会。但是运通的商业信用卡不受影响,还是允许每12个月拿一次开卡奖励。在运通的商业卡的申请表上通常有这样的文字:
Welcome bonus offer not available to applicants who have or have had this product within the last 12 months.
不过,这个规则也是有例外的。根据Frequent Miler上的一篇文章,美国运通会发一些定向(Targeted)的商业信用卡的邀请给一些它们认为有价值的顾客,即使这些顾客在以前的12个月内已经有过这张卡。而且在这些邀请申请表上并没有上面的只允许每12个月拿一次开卡奖励的文字。这一点也被Mile to Memories上的另一篇文章所验证。

所以下次如果大家收到了有价值的美国运通商业信用卡的邀请,要仔细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可以马上申请来拿奖励,而不必等上整整12个月。

对于更多的银行的Churning规则,请参考我以前写的另一篇文章谈谈美国信用卡相同卡片的反复申请

2016年2月19日星期五

空姐的10个“隐藏版服务”,敢开口就有

趁着假期不少人都会出国旅游,只要搭非廉价航空的旅客,应该都知道机上有供应餐点、毛毯、枕头和开水等,还能看电影,但除了这些基本服务外,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版服务”是空姐不会主动告诉你,只要你有需要、敢开口的话,马上能享受到一般人不知道的10大免费服务喔!

1.提供医生处方指示药品、烫伤药膏及创可贴等。

2.想吃泡面免客气。但担心热水可能会烫伤乘客,并非每家航空公司都提供此服务。

3.可索取一罐装饮料。通常汽水、可乐是倒在杯里给乘客,不过只要备货够的话,要一整罐也ok。

4.想喝热巧克力、免费的酒精饮料也有哟!

5.耳塞、原子笔、扑克牌等,需要的话都能送给你。

6.牙线棒、牙刷、眼罩等过夜物品,长程商务舱才享用得到。

7.坚果、饼干之类的小点心可再来一份。

8.刚登机时,若对位子不满意,可询问空姐,请她帮忙更换座位。

9.如果爸妈去化妆室,空服员可暂时充当临时保母。

10.小朋友可以拿到儿童游戏玩具。有些航空公司有飞行徽章或模型类的小玩具,但数量不多,只给小朋友。

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

开netSpend系列账号的Savings需要Direct Deposit吗

netSpend系列的账号包括netSpend,Aceelite,Western Union,Brinks和HEB。其中netSpend,Aceelite和Western Union是MetaBank发行的,开Savings帐户已经没有升级的要求,不需要做一个Direct Deposit。Brinks和HEB是BofI Bank发行的,Brinks开Savings帐户还有升级的要求,Direct Deposit可能也要真的了,不能用ACH了;HEB开户有一个$2.95 start-up fee。具体开户步骤请参考以前的文章:netSpend Savings:一个有5%利息的储蓄账户和$20的开户奖励

2016年2月13日星期六

春秋航空开通武汉直飞东京廉价航班

最近湖北武汉天河机场首次引入日本廉航公司进驻,开设来往武汉和东京的航线,更推出开航促销价仅9元人民币的机票。机票开售不到一小时,就被武汉旅客“秒清”。而首班航班昨日启航,接近满座。

春秋航空日本公司是一家日资控股的日本廉航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成田机场。中国最大廉航公司春秋航空佔股33%,并于去年12月获得国际承运人资格。

今次开办的武汉至东京成田的直飞航线,採用波音737-800型飞机,每周三班机。航班在东京成田早上10时起飞,下午1时55分抵达武汉天河;在武汉天河机场下午2时55分起飞,晚上7时20分抵达东京成田。

春秋航空日本公司负责人称,本次开通的武汉直飞日本东京航线,与此前春秋航空开通的武汉至大坂航班,形成了“坂进东出”、“东进坂出”的线路。武汉游客前往日本东京毋须经中转站,使旅客出行更加便利,整个行程不足千元。

2016年2月12日星期五

豪华车租车公司Silvercar的免15%租车费促销



以前写过一篇介绍豪华车租车公司Silvercar的文章。目前Silvercar又有一个情人节的促销,如果你在2016年3月1日之前预定直至2016年3月31日的租车,并且使用促销码CUPID5,就可以免掉15%的租车费。

美联航变好了吗

常旅客界对美联航(United Airlines)的不满已经持续了一两年了,很多常旅客因此还拒绝再坐美联航的航班。最近商业周刊的这个报道显示,美联航还是想改变人们对它们的坏印象的。请看下面的报道:

去年夏天,美联航(United Airlines)调查乘客对什么问题最不满。一天时间美联航就收到了8000份乘客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林林总总:行李是否另外收费?座位放脚空间够不够?咖啡味道如何……

当然每一家航空公司都发生过可怕的情况——乘客有的是机会失去对航空公司的希望,但事实证明美联航是这方面的“领头羊”:在航班延误、取消、行李粗暴对待、乘客不满等所有主要指标方面,美联航自2012年以来稳拿第一名或与第一名不相上下。美国交通局数据显示,2012年乘客投诉43%针对美国的航空公司。在J.D.Power & Associates的2015年客户满意度调查中,美联航在北美非廉价航空公司中垫底。最近美联航又为多次停机坪延误和粗暴对待残疾乘客支付280万美元罚款。麦肯锡已退休的高级合伙人门多萨(Lenny Mendonca)说:“我从未见过美联航这么差的航空公司。”尽管他这辈子搭乘美联航飞行了300多万英里(约合500多万公里),但他说“但凡有别的选择,我会乘坐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

五年前美联航与大陆航空公司合并,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但这次合并进行得并不顺利。当2012年和2014年初全美航空集团、达美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报告创造大量、有时甚至创记录的利润时,合并后的美联航却告亏损。财报电话会议成了时任CEO斯米塞克(Jeffery Smisek)的道歉会。“我知道我们对部分乘客造成了伤害,因为我们的变革进行的太快,我对此表示道歉,”斯米塞克2012年7月在财报会议上如是说。“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我们正在采取行动做得更好,”他在2014年4月如此承诺。

然而对这位CEO来说,形势却每况愈下。去年9月,斯米塞克和两位顶级高管黯然离职,当时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美联航是否对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 New Jersey)——该地区主要机场运营机构——施加不当影响。一个月后,穆诺斯(Oscar Munoz)继任CEO,但他又因心脏病发作而请病假。1月6日他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虽然美联航表示他将在今年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初返岗,但谁也不能否认,一家早该改革的公司进行了顺利、彻底的改革,通过复杂、有力的工作以新面目面世。

“我们大胆承认,要是五年前能整合就好了,”美联航总顾问、临时CEO哈特(Brett Hart)说。不过他坚持认为美联航的面貌正在改善:这几个月来飞机的准时性、航班取消和行李处理问题是合并以来最好的。“大家看到飞机准时起降,”哈特说,“员工与乘客的交流大不一样,乘客反映服务水平提高。大家说,你知道吗?这种感觉就像新的一天开始。”2015年第二季度美联航利润创历史最高纪录,不计特别项目盈利13亿美元,第三季度攀升至17亿美元。

在美联航与大陆航空合并漫长的五年中,人们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尽管季度利润创记录,美联航仍在为业绩增长而拼搏——去年第二、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跌4%。公司所取得的进步在很多方面只不过是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公司“客户体验”部门梳理去年夏天问卷调查中乘客的所有不满,发现了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2013年实行的登机程序复杂,对此美联航表示已确定该问题,计划很快更新程序。Gimme Credit交通行业分析师布莱恩(Vicki Bryan)对美联航尤其严词批评,“它早就应该改进,但我发现它仍然拖拖拉拉。”

导致斯米塞克离职的事件发生在他担任合并后的美联航CEO一年之后。2011年9月,他和公司的两位政府事务高管与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主席萨姆森(David Samson)一起在曼哈顿Novita饭店用餐。斯米塞克让塞姆森对港务局运营的美联航纽瓦克机场进行数亿美元的设施改造,萨姆森则要求投桃报李:希望新的美联航恢复从纽瓦克到南卡哥伦比亚的航线,而萨姆森在距离哥伦比亚一小时车程的小城艾肯拥有一座价值百万美元的周末度假别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萨姆森多次重申他的要求,说他将阻止纽瓦克机场设施改进。美联航恢复了这趟不赚钱的航班。这趟萨姆森称之为“主席航班”的航班安排正好与他的周末度假旅程吻合,要不是报复政敌的“堵桥门”事发牵出此事,这将成为一场神不知鬼不觉的政治交易。2014年3月,萨姆森因“堵桥门”辞职四天后“主席航班”取消。

新泽西方面没有指控美联航的任何人,但美联航的声明明确表示,斯米塞克和两位高管因公司内部调查而离职,而斯米塞克得到2860万美元分手费。

在20世纪90年代,律师出身的斯米塞克是扭转大陆航空困难局面团队的一员。2010年1月,上任大陆航空CEO三个月的斯米塞克打断全美航空和美联航的合并谈判,说大陆航空这个伙伴更好。斯米塞克谈及时任美联航CEO谭凯翔(Glenn Tilton):“我不想他娶个丑姑娘。”

与斯米塞克密切共事的人说他很风趣、聪明绝顶,但同时也说他对人冷淡,有时听不进意见。大陆航空一位前员工回忆,有一次斯米塞克结束与飞行员工会代表的会谈之后,马上带上皮手套自己开车。Gimme Credit分析师布莱恩说,斯米塞克的高冷范使管理团队瘫痪,对正在发展的问题反应迟缓。

合并后的美联航很多一线员工抱怨管理层向投资者承诺大幅节省开支,把削减成本放在首位。公司进行大量裁员、休假,把行李托运和登机门地勤工作外包。大陆航空前员工透露,公司劝他们不要向对飞行经历不满的乘客发放代金券安抚。甚至新制服也偷工减料。“对制服质量出现很多抱怨,”Garcia回忆道。

员工不满情绪严重解释了合并后航空公司的表现为何那么差。Bloomberg Intelligence航空业分析师弗格森(George Ferguson)说:“内心不满的机械师往往不愿意多付出一点努力让飞机准备就绪。”常坐飞机的乘客注意到了飞机多次延误、取消和行李丢失,以及地勤人员和空姐的不耐烦。“作为个人来说他们人都不错,”在美联航一年飞行15万英里的IT人士斯普尔说,“但他们所处的形势很糟糕,经常要设法对付不高兴的乘客,感到十分无力。”

使合并后的美联航不堪其扰的一些问题是一脉相承的。在结束于2006年的三年野蛮破产保护期,美联航大降工资、爽约养老金方案、停止设施升级和飞机更换,从而造成员工怨声载道和服役机龄业内偏老。从行李处理到飞机可靠性等各方面深受其害。甚至时至今日一些劳工问题也在公司控制之外。大陆航空、美联航前空姐是目前唯一未签订初步共同合约的员工群体,她们对采纳哪家公司的工作规则分歧严重。美联航对此无能为力,只能让她们自己决定。

斯米塞克及其执行团队显然忽视了飞机的准时起降,为不可避免的恶劣天气和机械故障留出余地。相比之下,达美航空在2008年与西北航空合并之后便废除了与恶劣天气无关的航班取消制度并取得成果。大陆航空、美联航合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广泛的技术问题。合并后的美联航不是逐步结合两家公司的订票系统、网站和常旅客计划,而是一天就把三套系统合并,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混乱。采纳比自己规模小的大陆航空的乘客服务系统后,美联航又得培训大量人员使用不同软件。最终证明培训进行得不够。合并后的美联航使用大陆航空的排班计划,但其中部分飞行员数据不知所终,导致航班取消、航班被安排给退休或已故飞行员。

2014年7月14日发生的一件事凸显了美联航员工与管理层的不信任。一架即将从旧金山飞往香港的航班被人恶意涂鸦,机身用颜料涂上bye bye字样和两张粗糙的脸庞。空姐拒绝起飞,除非飞机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马航370正好4个月前失踪。美联航执飞、安全、维护团队及飞行员都说飞机已经全面检查过。僵局最终以航班取消告终,空姐因不服从命令而被解雇。

去年8月9日下午3点半,美联航通知分析师一个小时后召开电话会议。分析师们拨进电话后听到了公司非执行董事长亨利-梅耶尔III(Henry Meyer III)的声音,他宣布斯米塞克立刻辞职,由美联航董事穆诺斯接任。穆诺斯之前在大陆航空任职,但他是航空业的门外汉。他来自CSX公司,在那里担任首席运营官和总裁。他曾被视为这家铁路巨头的可能掌门人——职业生涯初期参加了可乐大战双方阵营,先是在百事可乐、然后跳槽到可口可乐。电话会议上一位分析师问穆诺斯,鉴于美联航最高层的突然变故,会不会有重大决定要推迟到将来。他回答说我的字典里根本没有推迟这两个字。当另一位分析师问美联航何时选任一名新的首席财务官时,穆诺斯回答说“这是我的前半小时”。

穆诺斯马上投身于让美联航以新面目示人的工作。他给大陆航空深受爱戴的前CEO贝休恩去电,邀请他到芝加哥商量如何恢复美联航的声誉。美联航在全美国媒体大方承认“我们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没有实现承诺和发挥2010年合并的潜力”。在致员工的公开信中,穆诺斯答应“给员工合适工具提供服务和可靠性”。 他说在与一位供职美联航多年的空姐谈话中,这位空姐差点掉下泪来,告诉他“由于不得不多次跟乘客道歉,我觉得好累”。 在感恩节、圣诞节前夕的旺季,美联航管理人员在机场向乘客发放免费矿泉水——一种贝休恩的升级版手段。

无论穆诺斯飞到哪里,他都要和员工谈心,常常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他们的休息室。“他特别善于倾听,他明白员工工作用心的价值,”贝休恩说。上任后第二天,穆诺斯就来到威尼斯大厦的网络运营中心。在一个迅速流传的故事中,据说他破坏了员工在芝加哥市中心酒吧的工余活动。对此美联航空姐、空姐协会(Association of Flight Attendants-CWA)国际总裁莎拉-尼尔森(Sara Nelson)说:“这就像美联航病得不轻,而穆诺斯就是一剂青霉素。它会好起来,但真正起作用需要时间。”

去年9月,麦肯锡前合伙人门多萨在Medium网站发出公开信表达对美联航的失望。穆诺斯给他发了电子邮件,两人定于10月15日谈一谈。到了那一天,门多萨收到穆诺斯助手发来的电子邮件,说CEO身体不太舒服。次日美联航证实,穆诺斯心脏病发作住院。接下来的星期一,美联航宣布哈特担任临时CEO。

在哈特的领导下,美联航保持陆陆续续或大或小的变革。10月23日,美联航宣布与机械师工会领导达成协议,一个月后与飞行员续签合同。这两项工作最终都需要工会会员投票决定。美联航宣布暂停机场客户服务外包和登机口工作到2017年,让公司制服供应商代表倾听员工意见。也许更重要的是,美联航又恢复了经济舱的免费餐点。

还有咖啡问题,虽然这谈不上公司业务的中心问题,但它体现了美联航解决问题的软弱无能。去年11月19日,美联航宣布候机厅和机上供应的咖啡将从Fresh Brew牌换成意大利高档品牌Illy。对喜欢现场抱怨的乘客和机组人员来说,这是值得欢迎的消息,同时也默认了两家航空公司合并后的咖啡品牌选择尘埃落定。这个决定历时近一年,耗费了数千工时,牵涉从斯米塞克到总厨、空姐的每一个人。

更为基本的是,美联航重新审视了它的登机方式。负责去年夏天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执行董事格雷瓦尔(Mandeep Grewal)表示:“大家对登机过程很不耐烦。你一再发现满意度越来越低。”美联航的登机程序——五条警戒线对应各自登机群体——于2013年实行,以便人群在门口集结。但格雷瓦尔他们发现,这些警戒线有自我强化的作用。只要有人开始排队,其他人也觉得要排队。于是虽然登机时间还早,但候机厅已用警戒线围出了大片地方。不管登机实际用了多久,那些排队的人觉得等待时间更长了。

通过与美联航机长运营部门排班人员的合作,格雷瓦尔在凤凰城和纽瓦克的出港航班进行试验,实行只有两条大通道的登记制度:一条为目前正在登机人群使用,另一条为下一个航班人群使用。为了保留后到贵客的特权,又增加一条“旁道”。去年10月末,登机程序工作组接管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登机口一个月,显著改善了登机流程。

飞机飞行路线也不断改进。之前美联航严重依赖所谓的“线性路线”(linear routing),比如一架飞机从纽约起飞会降落在芝加哥,然后再飞往丹佛、旧金山,最终停在西雅图。这种方式使得每架飞机在赚钱路线上的飞行时间最长,但一座机场的恶劣天气就可造成多条路线的延误、取消。去年11月,美联航开始增加当天返回基地的转场(out-and-back)路线飞行。

“我们从资产角度而非运营角度努力寻求最大效率的航班安排平衡,”美联航国际路线网规划部门执行董事布坎南(Andy Buchanan)说,“我发现我们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

2016年2月11日星期四

更新:摩根大通银行(Chase)信用卡相同卡片反复申请(Churning)的规则变化

摩根大通银行(Chase)允许第一次申请信用卡拿到开卡奖励后间隔24个月再次申请相同信用卡获得又一次开卡奖励(老卡必须已经取消或者转成另外的卡了),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信用卡相同卡片的反复申请(Churning)。对于更多的银行的Churning规则,请参考我以前写的另一篇文章谈谈美国信用卡相同卡片的反复申请

最近很多搞Churning的人报告说他们的信用卡申请被摩根大通银行给拒绝了。显然摩根大通银行已经改变了它们的Churning规则。总结一下大家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摩根大通银行的Churning规则有以下一些变化:
  • 信用卡的申请人在过去的两年里在所有的银行不能开过五张或者以上的信用卡 。
  • 五张或者以上的信用卡里很可能包括副卡(既你是别人信用卡的authorized user)。
  • 这个规则变化只适用于摩根大通银行自己品牌的信用卡,比如Freedom, Sapphire Preferred和Ink(从2016年5月起,Ink卡也受这个限制)。
  • 摩根大通银行和别的公司的联名信用卡暂时不受影响,比如和航空公司以及连锁旅馆的联名信用卡(从2016年5月起,联名信用卡也受这个限制,见Doctor of Credit)。 
  • 还有人申请摩根大通银行和万豪的联名卡被review,客服小姐让他等了10分钟,最后回来告诉他她没办法open new account了,因为他这一个月已经新开3张卡。看来30天内摩根大通银行的批卡上限是三张。

2016年2月10日星期三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所谓的免税店都是华人开的“黑免税店”

国人对免税店购物,很是热衷。出国购物,中国人首选渠道乃免税店。中国买客总爱多要某些知名免税店 的购物袋,送人时可显示自己买的是正品。足见免税店可靠的形象何等深入人心。然而,如果这家免税店是“黑店”,宰起人来就不眨眼了。

遗憾的是,不管日本还是澳大利亚,都曝出免税店宰客的劣行来。以新华社的调查为例,一位老太太在澳大利亚一免税店花了六千多买了些保健品,她的女儿 却发现,这些牌子在澳本土闻所未闻,同样性质的知名品牌价格亦便宜不少;一位上海女士在日本不知名免税店购得酵素,事后却查不到半点该“品牌”的资料,而 价格则是市场上同类产品的40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不光是中国媒体在报道,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本土媒体也都刊登过此类新闻,甚至日本国家台NHK还做了暗访。

面目可憎的“黑店”往往有合法身份,此“免税”一般不是彼“免税”,而是宰人的“黑店”。以最热门的购物地日本来说,随着中国游客的“爆买”,日本的免税店数量也蹿升,提前五年完成了万家目标。然而,日本常说的免税店,免的是消费税(tax- free),不是寻常大家说的免关税(duty-free)。后者一般开在空港,以没有进口关税的奢侈品为卖点,前者遍地开花。基本上,商家向税务部门申请,即可变为日本免税店。而按照流程,游客在免税店购物时得出示自己的护照等凭证,这反而又增强了这些免税店的可信度。

这些“黑店”往往是华人所开,黑旅社、黑导游从中牟利。国内“购物游”宰人的那套全被照搬国外。特别在东京、大阪等中国游客过度集中的大中城市,新生了部分由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大陆以及在日华侨华人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开设的免税店,专门针对中国游客采取不正当营销和 推销方法,中国游客因此购买货价不符等‘黑心’免税商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些商店往往藏于偏僻之地,七弯八拐才能找到。

地接团把活包给黑导游,后者把游客引诱去购物,而一半以上的钱又返点给他们。当然,这个模式里还有个隐形的背后大佬,那就是始发地旅行团,游客是他们招揽 的,地接团可是要给他们不菲的费用的。该模式当然不会仅仅在日本存在,澳大利亚等国一样。甚至很可能就是国内旅行团带过去的歪风邪气。

“黑店”猖獗,固然怪监管乏力,也是利用了普通旅行者知识盲区。对于这些宰客店,各国当然有法律规制,不希望影响自己的旅游业吸纳“金主”。不过,监管总是容易滞后,政府也不愿因噎废食,收紧免税店开设。况且,很多店还可以狡兔三窟,今天被告发查处了,明天换个名字,卷土重来。寄希望于目的地国旅行市场自我净化,有点遥远。

指望不上大环境立马改变,就不得不给自己安上大圣的火眼金睛。而事实上,购物陷阱总是找上经验值低的游客,经验少,容易骗,道理亘古不变。

总结起来,“黑免税店”泛滥在于它正好利用了国内旅行者的知识盲区,去满足他们的购物欲。一般来讲,爱马仕、LV等奢侈品牌,国内民众熟悉,不好骗。而马桶盖这样的大件,毕竟花费不小,人们在购买前还会四处咨询下意见。况且,受到汇率等因素影响,对大件需求也下降了。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最新的报道,今年春节,访日游客可能很难“爆买”大额商品,高档手表销售走低,日本品牌的女性内衣却被买空。而类似内衣、保健品这样的商品,便很好骗了,就算知道几个牌子, 也很容易被导游洗脑——另一些牌子其实更受日本人欢迎,质量更铁。必须重点提下保健品,目前来看,不管是日本还是澳大利亚,各种杂牌高价的保健品都是欺诈重灾区。这当然跟国内的养生热有关。

所以,需要普及两个常识。第一个常识前面已经说了,此免税店非免税店,而对免税店也没必要盲目信赖。第二个常识则是,不要再以为日本等国没假货,质量靠得 住。根据NHK等媒体的调查,导游在给中国买主下套时,往往会灌输一个思想——日本没有假货,买什么都值得信赖。洗脑完毕之后,坑人购物就方便了。而事实 上,假货在日本也存在,贩卖的主力军是黑社会和非法劳工。知道第二个常识非常重要。对于许多低价团的 参与者来说,他们也是在博弈,觉得反正都要买买买,少花旅行费真是好好好。然而,买假货,买水货,买高价低质货,这是绝对的赔本买卖。

所谓的“黑免税店”,不过是低价团的国外变异版。旅游者不得不有双慧眼才稳妥。

2016年2月7日星期日

生活小常识:要过年了,鱼刺卡喉猛吞饭不可取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妇女在吃鱼时不小心吞下一根鱼刺,于是硬吞馒头、饭团,结果导致鱼刺扎穿食管,最终医生为她做了开胸手术取出鱼刺。

据专家提示,鱼刺卡到喉咙时,猛吞饭的方法并不可取,反而会弄巧成拙。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当异物卡在喉咙时,人的习惯性反应就是吞咽饭团、馒头,或者猛灌开水、喝醋,以为可将异物顺势吞下,其实这些方法反而会弄巧成拙,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人的食道从上到下一共有三个非常狭窄处,一般鱼刺卡喉发生在食道入口处,这是食道最狭窄的地方,鱼刺卡到喉咙,应立即停止进食,如果肉眼可以看 到鱼刺,就叫他人帮忙用小镊子取出,如果卡的部位较深,可用洗净的手或筷子压住舌根部引起呕吐,使被卡住的鱼刺随着呕吐物一起吐出。但如果用“土法”把鱼 刺、骨头等异物往下咽,异物很容易卡在食道内接下来的两个狭窄处,在这里很容易穿透食管,进入主动脉或支气管。此时,必须手术开刀取出异物,而且风险极 大。

食道异物应在24小时之内取出,如果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应尽快到医院请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取出。

2016年2月6日星期六

除了代理商,还有谁参与了制造积分机票?

这一篇文章是对以前的一篇文章的追踪报道。

中消协2月1日发布春节消费提示时,特别提醒消费者网上订票时要尽量选择航空公司官网或者信誉好的订票网站,还要注意截图保存相关证据。显然,这是对积分机票、假机票问题的再敲打。

携程、去哪儿、阿里等6大平台表示积分机票、假机票是经销商的猫腻,平台并不清楚。诡异的是,平台一方面声称对积分机票深恶痛觉,已经采用技术和人工手段100%检验每一张机票,一方面却表示无法保证100%杜绝积分机票。

显然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要搞清楚:

第一,兑换机票所用的积分怎么来的?平台表示是经销商向航空公司常旅客收购的,阿里旅游甚至承认淘宝是主要销售平台之一。但是,目前兑换一张国内机票就需要上万公里的里程,国际机票所需里程更多。机票代理商每天要销售大量机票,所需的巨额积分,真的是从一个个常旅客手里收购来的吗?有多少常旅客能够积攒下如此高额的里程,而这些繁忙的商务客,又有多少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向机票代理商出售积分?

第二,如果是积分交易,你给我钱,我会把你添加到我的指定受益人,如果积分持有人知情倒也罢了,但最近曝露出来的问题是涉及到冒用他人积分。被冒用者是不是知道?是否存在盗号的可能?

第三,如果不是交易也不是盗号,机票代理商是从什么渠道取得航空公司认可的积分?更何况根据许多航空公司的规定,积分只能为本人兑换机票,如果需要为他人兑换,需将此人添加至自己的机票受益人名单,并经过数月不等的等待期。此举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旅客利用积分牟利。按照平台的说法,他们要求代理商在2小时或者24小时之内完成出票,那么,代理商是如何绕过数月的等待期,为原本素不相识的乘机人购买机票的呢?

客观的说,这些问题已经超过了携程等平台的掌控范围,只有机票代理商甚至航空公司能回答。但这正是积分机票的核心问题。知道积分怎么流到代理商手里,才能从源头把积分机票的口堵住;知道积分是如何为不相识的乘机人兑换机票,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否则,代理商继续悄然兑换积分机票,只依靠平台在出票后到起飞前的短时间内对数量庞大的机票进行筛查,的确难以100%杜绝积分机票。

可是,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从南方航空微博上发布的一则通告我们可以一窥究竟。南方航空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处置通过电商平台囤积倒卖客票违规行为的通告》,表示“为处置采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网站帐号、盗用旅客身份信息虚假占座和囤积倒卖客票非法牟利等违规行为”,自2016年1月起,南航将全面推行电商平台客户诚信管理体系,对南航网站、移动客户端等电商平台用户的产品订购、服务订制等行为进行识别和记录。

在这份通告里,南航提到的非诚信用户的行为之一就是“使用他人身份信息、手机号码等注册南航会员,并利用此账号在南航电商平台囤积倒卖客票”,并提示“旅客若发现在南航官网、移动客户端、官方微信无法正常注册或使用会员账号,则此身份信息可能已被盗用。也就是说,南航内部判断出现积分机票的原因之一是盗用账户。

从携程的案例来看,代理商私自买卖里程积分兑换,在业内已是潜规则。用户在携程上预订机票并支付,携程将用户信息交给供应商,告知用户出票成功后,供应商利用该票积分兑换免费票,再给用户购买真实有效的机票,从中赚取灰色收入。

有媒体曾经要求平台切实负起监管积分机票的责任,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积分机票还真不是平台加强监管就能解决的问题。起码,航空公司的用户信息就存在被盗用的可能,绕开等待期为陌生人换票恐怕也与航空公司内部有关。

所以现在看来,杜绝积分机票和假机票需要各大航空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斩断兑换积分机票和假机票的渠道;也建议中消协、工商等部门约谈机票代理商或者航空公司,把积分机票的来龙去脉查清楚,让消费者再不用担心买到积分机票。

2016年2月2日星期二

报税季节又到了,重要的个人文件应该存在加密的USB闪盘上

在公司工作的朋友们一般都会有一台公司发的笔记本电脑,而且大家都知道按规定你不应该用它做私人的事情。不过为方便起见,大家往往都会多少用它做一点私人的事儿。但问题来了,如果你把重要的个人文件放在公司发的笔记本电脑,公司其实是有权利访问这些文件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般用一个USB闪盘来储存个人文件。这样如果你需要把电脑退还给公司,只需要把USB闪盘拔下就可以了。然而这同样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弄丢了这个USB闪盘,捡到的人就可以浏览你USB闪盘的私人文件,这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漏,甚至identity theft的严重后果。怎么办呢?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用一个加密的USB闪盘。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HQC8STA/ref=as_li_tl?ie=UTF8&camp=1789&creative=9325&creativeASIN=B00HQC8STA&linkCode=as2&tag=stirfrystock-20&linkId=3GW2PPZEZA3IAHBK

市面上目前有很多加密的USB闪盘产品,你拿来就能用。比如上图这款Kingston的产品:Kingston DataTraveler Locker+ G3,就很经济好用。Amazon有卖的,8GB版本的只需要不到$12,16GB版本的只需要不到$16。

这款产品既可以在微软电脑上用又可以在苹果电脑上用,你不需要安装任何特殊的软件。当把它插入电脑时,电脑自动识别它为一个DVD驱动器。当你点击启动DVD时,你会被要求输入一个密码(见下图)。如果这是第一次使用,你须要设置这个密码,以后你就一直用这个密码了。


当你输入密码后,电脑会自动产生一个虚拟可移动硬盘(removable disk drive),你就可以像使用其它硬盘一样使用这个硬盘存储你的文件。这个可移动硬盘是用AES 256-bit密码硬件加密的,所有在上面的文件都是加密的。就是说如果有人捡到了你的USB闪盘,但不知道密码,他们是看不到你的文件的内容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输入错误的密码太多次,USB闪盘的上的内容就会被删掉,这也是为了保护你的私人信息,防止有人破解你的密码。

报税季节又到了,重要的个人文件应该存在加密的USB闪盘上了!

2016年2月1日星期一

美国成了全球富人的“新瑞士”

最近几年,美国致力于打击那些帮助美国富人将其财产隐藏在海外的行为,而今,美国自己却成为了避税和保护财富秘密的新目标。将财富放在美国某些地区不仅免税,还能规避本国政府监管,因此,有些人将美国称为“新瑞士”。

据彭博社,通过抵制新的全球披露标准,美国正在成为隐藏海外财富的靠谱地区。从伦敦的律师,到瑞士的信托公司,每个人都都忙着帮助全球富人们把他们在巴哈马群岛(Bahamas)、英属维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之类的传统避税天堂的财产,转移到美国的内华达州(Nevada)、怀俄明州(Wyoming)和南达科他州(South Dakota)。

按照G20的要求,经合组织制定了税务自动交换金融账户信息的标准(AEOI 标准)。自动信息交换旨在防止利用隐瞒离岸金融账户来逃税。全球58个地区将从2016年1月1日起采用该标准,另外35个地区(包括瑞士、新加坡和香港)将在一年后开始自动交换信息。

然而,最关键的是,按照罗斯柴尔德集团(Rothschild & Co.)发言人Emma Rees的话来说,“美国并没有签署经合组织的国际披露标准”。

此外,Emma Rees还称,客户被美国的稳定和监管环境所吸引,不过他们必须证明自己遵守了本国的税收法律。

“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避税天堂,”罗斯柴尔德董事总经理Andrew Penney如此表示。他称,美国缺乏执行外国税收法律的资源,并且也无意这样做。

早在去年9月,他在谈及全球富豪们的避税问题时就明确建议选择美国。而他所在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欧洲金融著名机构罗斯柴尔德集团2013年在内华达州的里诺(Reno)开设了一家信托公司Rothschild Trust North America LLC,离拉斯维加斯的Harrah’s酒店和Eldorado赌场仅有几个街区的距离。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现在正帮助富豪客户们将财富从百慕大群岛(Bermuda)转到旗下内华达州的上述信托公司开设的美国账户。举例来说,外国客户如果将财产转移到该信托公司,由该公司作为名义持有人,就无需纳税,更不会受到本国政府的监管。内华达州是美国免税州之一。

不止是罗斯柴尔德,其他公司也在美国设有类似业务。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CISA信托正在申请在美国南达科他州Pierre地区设立新公司,他们的客户主要是拉丁美洲的富人。

全球最大离岸信托公司Trident Trust Co.赶在2016年1月1日最后披露期限之前将旗下几十个账户从瑞士、开曼群岛和其他地方转移到了南达科他州的Sioux Falls。

“很多人会这么做,”曾是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西部银行(Bank of the West)信托业务负责人的Scott Cripps说,“将财产转移到美国藏匿起来,这种规模非常庞大,特别是在那些腐败滋生的国家。”

事实上,像内华达州这样具有极大税收吸引力的地区不止吸引着海外富人,还包括本土公司和个人。比如苹果公司。

《纽约时报》曾在2014年4月报道称,苹果公司的一些高管2006年在内华达州里诺成立了一家名为Braeburn Capital的子公司,让它来管理和投资公司现金。Braeburn是一种酸酸甜甜的变种苹果。

当美国的消费者购买一款iPhone、iPad或者其他苹果产品时,通常就会有一部分销售利润存入Braeburn控制的账户,然后它们会投资于股票、债 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而在Braeburn的投资获利后,部分利润就可以避免加州的税务机构征税,因为Braeburn的注册地址在内华达——内华达州企 业税率为零。

而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Braeburn无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13F报告,因为它持有的包括房产CDS、三星期权,或者10年期CMS都不在强制要求信息披露之列。

标普旗下研究机构CapitalIQ表示,Braeburn Capital一直投资于公开股票市场,但至于细节信息外界一无所知。

美国金融博客Zero Hedge称,Braeburn所采取的根本就是对冲基金的运作方式。截至2012年6月30日,Braeburn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172亿美元,恰巧等于当时苹果公司公布的其同期持有的现金总额1172.21亿美元。

Zero Hedge评论称,Braeburn规模之巨,几乎等同于苹果公司设立了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截至2011年底,Ray Dalio创建的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管理的资产规模总计1200亿美元。

为打击本国公民通过海外账户逃税,美国在2014年推出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 和政府间协议 (IGA),要求海外金融机构披露当地由美国公民持有的外国账户信息,并将其汇报给IRS(美国国税局),否则就将面临巨额罚款。

在这种环境下,富人们曾经最爱的避税首选国家之一瑞士可能已经失去了避险天堂这层光环。2007年,瑞银集团银行家Bradley Birkenfeld被举报,其公司帮助美国客户通过未申报的离岸账户来避税。最终,瑞士银行业付出了沉重代价,包括瑞银、瑞信等80多家瑞士的银行同意支付50亿美元的罚金以了结指控。

2014年5月,瑞士同意签署新的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对外承诺将自动公开外国人的银行账目。这意味着瑞士结束了数百年来保护银行私人账户隐私的传统,同时也意味着瑞士2.2万亿美元私人账户将完全曝光。

美国财政部正在拟议类似于上述经合组织的外国银行账户信息披露标准。过去的类似提议已经因为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以及银行业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问题在于,不仅仅是非美国公民可能通过进入美国一些免税地区来逃避税收。美国财政部还担心大量资金流入秘密账户可能成为新的洗钱渠道。联合国估计,至少有1.6万亿美元非法资金通过全球金融系统被洗白。